没想到点映也普及了,一点感想吧:
1、对徐峥得好感来源于药神,但这次舆论味道对比很明显;一个明显的背景是社会经济状况变动很明显
2、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固化,还有一定程度的塌陷,塌陷就是上面的中间的会砸到下面去
3、“穷人花钱、看富人演穷人”——“我不是穷人,我买票进电影院”,逻辑陷阱吗?
4、逆行相对药神垮了一大步,十分清楚也十分含糊
5、算法的问题本是很有挖掘价值...最后吃一个包子了了?等等……实际上教育人才行为~资本~技术~程序~人的矛盾关系的搭建是完整的
逆行人生影评,一般吧,可看可不看,拍的还是可以的,至少把稍微常规点的外卖生活以及特别离谱的外卖生活都演了,这种其他职业的展示还是有些看头的。但是难受的是这部影片只夸张的反映了现实,但没解决现实,结局反而是个体看开了,打不过就加入了,再加上结尾字幕献给努力的人,太嘲讽了。也许本片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,确实让身为底层的我们,也能关注一下同为底层的其他辛苦职业,比如观影出来就有一个小哥慰问了一下深夜执勤的保安大叔,但是有什么用呢,不过是底层与底层的惺惺相惜罢了
逆行人生的前提是有过顺行,那么没被开除干到死就是顺了吗?这点多少程序员猝死的新闻应该能引起思考。
这部电影的核心逻辑就是看不起底层,即便我也沦落到底层了但我是同济大学毕业啊,我有月入几万的经历啊,我是上海土著啊,我有上海的房子价值几千万啊,所以我是临时吃苦过渡一下——我迟早得又上去的,和你们底层这些虫豸能一样吗?我能靠业余时间研发跑单app转手一卖就几百万了,单王跑一辈子能赚到吗?
我觉得这种思想很好!极大的满足了不同阶级的口味,底层一怒之下怒了一下,该掏钱掏钱该干活干活
瑕不掩瑜。真的很有我国特色的一部电影,程序员的中年失业危机、便捷背后平台对外卖员的压榨、拖家带口负重前行的男人,外卖员的群像刻画生动细致,那个说一口南京话的“老抠”在本场观影中获得了最多的笑声(地域特色),缺点依旧是男女比例太悬殊,仅有一个女外卖员。
开头从起床到通勤的这一段节奏紧凑又压抑,虽然略显夸张但确实班味十足,个人觉得设计最巧妙的段落是单王争霸的那个夜晚,酒吧里的音乐震耳欲聋,狂欢的人群用欢呼倒数着明天的到来,为了这一单徐峥哪怕被大卡车撞了也爬起来就走
《逆行人生》的整个文戏全在逻辑,杂糅了多家平台:美团,饿了么,闪送,UU跑腿,叮咚盒马和朴朴超市等等,部分叙事夸大,但就好就好在一众低迷的电影市场里给出了一份好的答案。
大山带志磊认路过程一句“晓得吧”是非常接沪的。志磊生鲜跑腿鱼跑到苏州了,苏州河呀。
整个故事把现象级案例:大厂算法工程师被裁,中年失业,房价高位上车,皮兔皮豹雷,父亲中风,全一股脑的塞进去,可谓是全乎了。
这是一次徐峥的行业观察,跑单和各种数据我估了一下,还是比较靠谱的。说明徐导是有调研的。
硬件方面(拍摄制作手法等)
一、拍摄
1.镜头
①大景深—电影开篇的镜头令我印象深刻(因为我偏爱用长焦镜头拍照)。电影开篇交代高志磊作为程序员的工作场景,长焦镜头带来的空间压缩感配上画面里逼仄拥挤的格子间、抽烟区,从直观的画面冲击上给人以压抑,紧张的感受。
②全景别—电影前期高志磊刚丢失工作,这时人物对话充满指责,愤怒,不满。虽然是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但是彼此心却是分离的,于是此时多使用特写,近景等小景别以镜头切割造成的画面边框将人物分离在各自的世界
【逆行人生】2024,对高志垒这一人物设定的异议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beloo.com.cn/chabeihu/movie-90213.html